自愿者30265-博天堂国际

时间:2022-08-11 16:20:04 浏览次数: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愿者30265,供大家参考。

 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》

 志愿者(英文 volunteer)联合国将其定义为“不以利益、金钱、扬名为目的,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”,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,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。

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,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“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,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在不谋求任何物质、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,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,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,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,开展力所能及的、切合实际的,具一定专业性、技能性、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。”

  “志愿者”的英文为 volunteer,来源于拉丁文 valo 或 velle,意思是“希望、决心或渴望”。在西方,志愿者被认为是在职业之外,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,为改进社会、提供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。我国的志愿者协会给“志愿者”下的定义是:不为物质报酬,基于良知、信念和责任,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。在不同的地方志愿者有不同的称谓,例如在我国香港称其为“义工”,在我国台湾称其为“志工”。

 今天,志愿服务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。志愿者的身影已遍布于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。

  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志愿者——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

  志愿服务工作是以奉献、牺牲为主的工作,其中充满了困难与艰辛,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,成为志愿者呢?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。有人认为人天生是群居动物,互帮互助是人的本能;有人认为行善助人,乐人乐己,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会善有善果;还有人认为志愿者是出于满足好奇心、结交朋友、锻炼自我等原因参与志愿服务

 活动的。但从志愿服务的本质来看,这些都不足以完全激励人们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工作。那么,人们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什么呢?

 1. 精神追求

 爱因斯坦说:“一个人的价值,应该看他贡献什么,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。”志愿者在付出的过程中,收获的是被他人需要、被社会认可,这一回报不是金钱,也不是物质奖励,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。它使生命充满了意义,使社会充满了温馨,激励志愿者投入到志愿活动中。

  2. 社会使命

 志愿服务活动源于心系社会、服务社会的慈善捐助,今天的志愿者们秉承这一使命,并积极回应这一使命的召唤,以越发多样的志愿服务投入到增进人类福祉的活动中。志愿者们投身于公益事业,不仅贡献个人力量,而且与社会形成互动,从而催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;他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,为政府分忧、为社会解困,改变着社会的面貌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:“只有献身于社会,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。”

 3. 知识学习

 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时,不仅是帮助他人,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,积极促进个人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。志愿服务是团队工作,志愿者在这一团队中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增强团队精神,加强团队合作。尤其是青年志愿者,他们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,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。同时,志愿服务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,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,并获得启迪与教育。今天的志愿服务越来越向专业化、正规化发展,志愿者在正式参加志愿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专门培训,这对全面提高志愿者的素质有重要作用。

 4. 价值实现

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,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实现,其中就包括关心他人,超越自我。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物质利益,但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心灵的充实、精神的升华、潜能的发挥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直都是志愿者的不懈追求。志愿者的善举不仅充实了他们的生活,也升华了他们的灵魂,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。

 5. 人生体验

 我们在生活中体验,也在体验中生活,为的是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。

 志愿服务在人生众多的体验当中,也许只是短暂的瞬间,却是辉煌灿烂的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,有些体验是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,有些体验却是刻骨铭心的。参加首都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老师们说:“我们被农村感动,我们感动着农村。”作为志愿者,他们体验

 到了这种心灵共鸣。为了丰富生活体验,塑造完美人生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。

  6. 心理完善

 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志愿者培养快乐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。志愿者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志愿活动中,缓解了个人的心理压力,完善了个人品格。在一篇介绍美国的志愿服务的文章中,讲述了志愿者凯瑟琳·佩纳(katherine pener)的故事:志愿者凯瑟琳·佩纳为术后乳腺癌患者做了 22 年的咨询指导工作。她说:“我保证所有志愿者都会在情感上、生理上、心理上感觉更好,不管你是谁,不管你做什么(志愿工作)。我所认识的志愿者都笑容满面。”通过志愿服务,志愿者们能够树立自尊、自强、自立、自爱的人格气质,以及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。

 世博志愿者常识:志愿服务的价值是什么?

 http://2010.qq.com

 2009 年 03 月 18 日 18:25

  世博网

 我要评论(3)

 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价值,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,因此,志愿者受到人们的尊敬,志愿服务也受到社会的重视。那么,志愿服务的价值有哪些呢?

  1.精神价值 志愿服务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,这是超越物质追求的。对志愿者个人来说,通过志愿服务活动,奉献精神得到彰显,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。同时,志愿服务对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无论是古老的东方文明,还是悠久的西方文明,都含有对至善至美的社会精神的追求。

  2.社会价值 志愿服务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。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、扶弱助残为主体,在城乡发展、社区建设、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、服务社会,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,消除了彼此间的疏远感,促进了社会的和谐。志愿组织的存在是政府和市场功能的重要补充,它们以独特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。另外,通过共同参与志愿活动,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加强了相互了解和沟通,缓解了社会矛盾,增进了社会信任,对社会问题的消解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  3.经济价值 志愿服务能够创造社会经济价值。志愿服务不以获得直接的工资、福利为目的,因此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和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愿意让志愿者参与其中,从而获得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,大大地节约了成本,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价值与效益。如在大型活动中,通过志愿者提供无偿服务,可以降低运作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有关资料显示,1996 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有 6 万多名志愿者,节省经费约 1.3 亿美元;2000 年悉尼奥运会有约 4.7 万名

 志愿者,节省经费约 9000 多万美元;2004 年雅典奥运会有 6 万多名志愿者,节省经费约 1.2 亿美元。

  4.教育价值 志愿服务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,是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,是青少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之一。在志愿服务实践中,青少年丰富了生活体验,培养了公民意识,提高了组织和协调能力,增强了自信心和荣誉感。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,素质能力得到整体提高,这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 除以上价值外,志愿服务对其直接受益者——服务对象,更具有特殊的意义。志愿者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与关怀,帮助服务对象融入社会,增强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和归属感。

  世博志愿者常识:什么是志愿服务精神? http://2010.qq.com

 2009 年 03 月 18 日 18:28

  世博网

 我要评论(0)

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·安南在“2001 国际志愿者年”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:“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、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。”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,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。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: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。

  1.奉献 “奉献”原指恭敬地交付、呈献,即不求回报地付出。奉献精神是高尚的,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。志愿者在不计报酬、不求名利、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、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,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。1938 年,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,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,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,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,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。1939 年秋,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。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,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。

  2.友爱 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、与人为善、有爱无碍、平等尊重,这便是友爱精神。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、职业和贫富差距,是没有文化差异,没有民族之分,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,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。如无国界医生,他们不分种族、政治及宗教信仰,为受天灾、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,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

 爱。1999 年 10 月 15 日,无国界医生组织因“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”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。

  3.互助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,它提倡“互相帮助、助人自助”。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、头脑、知识、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,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。志愿服务者以“互助”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,使他们付出所余,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。“助人自助”帮助人们走出困境,自强自立,重返生活舞台。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,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、帮助他人、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,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“互助”精神。

  4.进步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,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,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。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“进步”的精神,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,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。

 第一章

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第一节

 爱的奉献——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1.志愿者的定义:不为物质报酬,基于良知、信念和责任,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。

 2.志愿服务的范围:志愿服务是个体为了增进邻人、社区、社会的福祉而进行的非营利、不支酬、非职业化的行为。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从传统的邻里互助到今天的为解除痛苦,解决冲突与消灭贫穷而进行的努力等都属于志愿服务。

 3.志愿服务的特征:(1)自愿行为

  (2)无报酬的奉献行为

  (3)出于助人动机的行为 4.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:(1)精神追求 (2)社会使命 (3)知识学习 (4)价值实现 (5)人生体验 (6)心理完善 5.志愿服务的精神:(1)奉献 (2)友爱 (3)互助 (4)进步 6.志愿服务的价值:(1)精神价值

  (2)社会价值

  (3)经济价值

  (4)教育价值

 第三节

 和谐之美——志愿服务在中国 1.

 我国志愿者的历史:“仁”、“爱”孔、孟、墨子、宗教 2.

 我国志愿服务的现代实践:

 (1)

  毛泽东:向雷锋同志学习:1963 年 3 月 5 日,为人民服务。

 (2)

  邓小平:义务植树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。1981 年 3 月 12 日。

 (3)

  江泽民:亲切的关怀,强大的动力 (4)

  胡锦涛:向为社会辛勤服务的千千万万个青年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3.

 我国的志愿者组织 (1)

  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志愿者组织。

 1)

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。成立:1994 年 12 月 5 日 宗旨:提供社会服务,弘扬志愿精神 工作: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,促进社会福利增长,推动社会良好风气建立,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,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。

 近几年来,领域扩大。“一助一”、扶贫、“三下乡”、保护母亲河 2)

 北京志愿者协会。成立:1994 年 12 月 5 日 (2)

  高校志愿者组织:20 世纪 90 年代。北京大学爱心社、清华大学学生紫荆志愿者总队、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、北京师范大学白鸽志愿者协会等。

 (3)

  社区志愿者组织。第一个:1989 年 3 月 18 日在天津。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已有 7万余个;社区志愿者人数已达 1600 余万人。

 4.

 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(1)

  社区志愿服务。多层次,立体化的服务体系。

 (2)

  支教活动 (3)

  环境保护 (4)

  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。

 (5)

  保护稀有动物 (6)

  海外志愿服务活动 5.

 我国港、澳、台地区的志愿服务

 (1)

  香港的志愿服务源于在港外国教会的救济活动。“东华三院”;1976 年香港乐施会;1970 年“义务工作人员协会”;即“义务工作发展局” (2)

  澳门:20 世纪 70 年代,志愿服务范围由传统的乐善好施转化为系统的组织参与,助人自助。

 (3)

  台湾:2001 年《志愿服务法》:志愿服务运用单位应对志工办理下列教育训练:基础训练、特殊训练。

推荐访问:

最新推荐

网站地图